2025.11.06
小知識+
🔬 室溫條件下也能成功的 Ullmann 偶聯反應?!

過去幾十年,雖然 Pd 催化偶聯 在有機合成中大放異彩,但 Pd 催化劑價格高、金屬殘留毒性大,對藥物合成影響頗多。相比之下,銅催化劑不僅價格便宜 500 倍以上,殘留耐受性也比 Pd 高 30 倍,因此成為近年來藥物合成與綠色化學中的新寵。
說到銅催化偶聯,就不得不提經典的 Ullmann 偶聯反應!這個已經發展超過百年的反應,如今隨著新型配體的誕生,已經突破了傳統「必須高溫強鹼」的限制,實現在 室溫下高效進行。
2023:Stephen L. Buchwald 團隊設計 N¹,N²-二芳基苯-1,2-二胺配體,首次實現室溫下芳基溴與胺類的銅催化偶聯反應(JACS 2023, 145, 6966)。
2024:同團隊持續拓展,實現芳基溴/氯與醇、胺的室溫偶聯,並開發出化學選擇性 C–N / C–O 偶聯方法(JACS 2024, 146, 18616;25949;Angew. Chem. Int. Ed. 2024, e202400333)。
2025:Julius Hillenbrand 教授與馬大為院士團隊幾乎同時報導,利用 6-羟基吡啶酰肼配體 (L5),成功在室溫下推動芳基溴與苯胺類的 Ullmann 偶聯(Org. Lett. 2025, 27, 5566;1498)。
這些成果證明,透過精巧設計的配體,不但能顯著提升反應效率,還能讓 Ullmann 偶聯在更綠色、更溫和的條件下發揮威力。
以下整理幾種在室溫 Ullmann 偶聯研究中常見的反應底物、配體與助劑:
溴苯 (Bromobenzene) — CAS 108-86-1
氯苯 (Chlorobenzene) — CAS 108-90-7
苯胺 (Aniline) — CAS 62-53-3
甲胺 (Methylamine) — CAS 74-89-5
乙胺 (Ethylamine) — CAS 75-04-7
異丙胺 (Isopropylamine) — CAS 75-31-0
苯酚 (Phenol) — CAS 108-95-2
甲醇 (Methanol) — CAS 67-56-1
乙醇 (Ethanol) — CAS 64-17-5
銅(I)碘 (CuI) — CAS 7681-65-4
銅(I)溴 (CuBr) — CAS 7787-70-4
N¹,N²-二芳基苯-1,2-二胺配體(研究團隊開發,無公開 CAS)
6-羟基吡啶酰肼 (6-Hydroxypicolinohydrazide, L5) — CAS 2472-19-5
NaOTMS (Sodium trimethylsilanolate) — CAS 15260-89-4
DMF (Dimethylformamide) — CAS 68-12-2
雖然傳統 Ullmann 偶聯需高溫強鹼,但透過 二芳基苯二胺配體 與 吡啶酰肼配體 的引入,研究人員已經能在 室溫條件下高效進行 C–N、C–O 偶聯反應。這不僅降低能耗與成本,也讓 銅催化劑 在藥物合成和綠色化學中的應用更具前景。